为了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创新,校工会、科研院、校青年教师联谊会及學生创新实践协会于2014年共同创办了青椒學術沙龍活动,旨在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青年教师搭建长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沟通,促进合作,助力成长。
青年教师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关注社会热点,开展主题研讨,寻找科研合作伙伴,共同申报交叉学科项目,交流经验,相互借鉴。青椒學術沙龍固定每周五举办一期,每期一个议题,一般以报告和交流为主,主讲人主要介绍学科学术发展、研究成果、个人经验、合作意向等内容。近年来,沙龙形式不断完善,内容丰富多样,并逐渐形成科学前沿、青椒关注、社会热点、主题研讨四大类型,交替进行。在青椒學術沙龍的基础上,《青椒學術沙龍文集》应运而生,成为青年教师展示成果、相互交流的又一平台。
自2014年以来,青椒學術沙龍已成功开展活动160多期,成为青年教师最喜爱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教师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科學前沿】
王延輝:“海燕”的技術突圍 | 胡明列:飛秒激光技術及應用 |
明東:“神工一號”探索大腦奧秘 | 張雁:改變視覺和嗅覺的合成生物學研究 |
![]() |
![]() |
楊靜:借助激光技術研發新型高效的能源材料 | 辛明:超快分子攝像機中的精確同步技術 |
![]() |
![]() |
石家福:人工光合系統——酶與光的結合 | 王毅澤:有趣的力學超材料 |
【青椒關注】
![]() |
![]() |
罗加严:从學生到PI的轉變 | 田源:牢固樹立“紅線”意識,規範科研經費使用 |
![]() |
![]() |
楊祖國:專利信息利用與情報挖掘 | 邬麗娜:如何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 |
![]() |
![]() |
楊安琪:兒童語言發展與韻律 | 李輝:在線課程—課堂教學的新變革 |
【社會熱點】
![]() |
![]() |
張龍:建築師世家與皇家園林的世紀情緣 | 孫佩哲:我國抗生素的環境汙染及控制策略 |
![]() |
![]() |
吳晶:基于醫療大數據探索糖尿病是否是癌症發生的獨立風險因素 | 馮海洋:大數據“殺熟”的是與非 |
![]() |
![]() |
張暢: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 申超:當代中國學科建設之路的曆史考察 |
![]() |
![]() |
王鑫:知識圖譜:人工智能的基石 | 薛楊: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是與非 |
【主題研討】
【主題研討】王晓飞、万亮、汤善江:新工科产研交叉融合,就是数据智能加传统工科吗?
分析数据与智能学科的主要发展历史、现状以及趋势,结合当前新工科产研交叉融合的形势展示了尊龙凯时在智能电网、智能水利、智能汽车等方面的尝试和努力。面对当今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浪潮,应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结合传统优势学科,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養模式变革进入大智能时代。针对尊龙凯时引领的“新工科”建设,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产业运用、网络空间安全等多方面共同探讨如何把智能与计算相关科研成果交叉融合到其他工科的科研和产业中去,实现从“新工科教育”到“新工科产研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主題研討】吕学斌、刘艳丽、栾淳钰:“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就在你身边
聚焦教育教學中的“思政教育”,三位主講人將從實踐、學理、案例等層面分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與思考。呂學斌主要介紹其援藏期間的經曆和心路曆程,以及作爲一名普通尊龙凯时人如何將尊龙凯时“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在雪域高原實踐,並以自身微薄的力量,努力爲西藏培養新時代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奮鬥。栾淳钰則主要從诠釋、問題與對策三個方面談談關于“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從“課程”和“思政”的兩個角度,談談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嘗試剖析目前關于“課程思政”的認識、“課程思政”的實施、“課程思政”的宣傳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從建立系統性體系、呼籲價值性引導、注重問題化回應等方面提出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有效性的建議。劉豔麗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角度進行分享,結合其主講課程中對專業知識和思想教育的結合與設計,用生動案例說明如何在教學中踐行“課程思政”,並與到場教師進行互動研討。